包敏敏老师为中职园艺专业学子带来“园艺场里的‘智慧管家’”实操课,以趣味形式传授文件与文件夹信息管理技能 。课堂上,包老师化身园艺场管理员,用“急需资料却因文件混乱无法调取”的情景导入,引发学生兴趣。随后,她以“两步法”精讲知识,结合专业实例拆解信息类型辨识与文件管理要点,口诀式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技巧 。实操环节,学生分组用“园艺场信息素材包”搭建三级文件夹体系,规范命名文件。“最快检索王”竞技中,各组代表飞速响应指令,展现扎实技能 。
评课议课环节在工作室核心成员杨娜尔老师的主持下有序开展。环节伊始,全志敏、包敏敏两位授课教师先后上台,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重难点突破方法 及课后反思展开分享。
随后,工作室成员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深入交流,各抒己见。来自乐清市教师代表指出:“全老师将航天科普与 3D 建模结合,既讲技术又传文化,让课堂有‘深度’更有‘温度’;分组互助模式也精准照顾到不同基础学生,值得借鉴。” 文成县教师则聚焦包敏敏老师的课堂:“‘情景导入 + 口诀教学’特别适合中职学生,把枯燥的文件管理知识变成‘园艺场实操任务’,学生参与度完全拉满,这种跨学科思路对我们结合本地专业设计课程很有启发。”
讨论尾声,杨娜尔老师进行总结:“评课不是‘挑错’,而是‘找亮点、补不足、共成长’。两堂课分别展现了‘技术实操的深度’与‘跨学科融合的广度’,核心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四、专题讲座:经验沉淀,为教师成长“指路”
杨娜尔老师以《教师成长路上的积累与沉淀》为题,带来专题讲座。作为工作室上届优秀学员、曾获“温州市名教师”称号的骨干教师,杨老师结合自身从“青年教师到骨干教师”的成长历程,用“真实案例+实用方法”,分享了“积累—反思—沉淀—突破”的教师成长路径,内容兼具“接地气”与“指导性”。
活动进入最后的“结业分享会”环节,由工作室主持人全志敏老师主持。全老师首先回顾工作室近两年的活动历程。随后,她邀请3位学员代表上台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全志敏老师认真倾听每位学员的分享,并逐一给予肯定与鼓励。最后,她对全体成员提出期望:“工作室是‘成长共同体’,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希望大家把今天的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既要‘自己成长’,也要带动身边同事一起进步;更要始终牢记‘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为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更多‘懂技术、会应用、能创新’的人才。”
夕阳西下,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公开课示范—评课议课促优化—讲座赋能成长—结业聚力明方向”为完整脉络,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看得见、学得到”的教学范例,更搭建了“互学、互研、互促”的专业成长平台。相信在全志敏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全体成员将带着本次活动的收获,在教育教学路上持续深耕,聚力共赴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