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海跃2023 > 本市信息 > 数感为核 结构为脉 ——记温州市“”金海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活动

数感为核 结构为脉 ——记温州市“”金海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活动

浏览量:26|发表日期:2025-05-23|来自:

数感为核 结构为脉

——温州市金海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集中研修活动

2025年5月21日,温州市金海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2次集中研修活动在龙港市第七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数感为核,结构为脉”为主题,聚焦素养导向下“数与运算”的教学实践,旨在探索新课标理念落地的高效路径,促进区域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自龙港市各小学的数学教师代表及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观摩课例、研讨交流。

课例展示: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实践

上午活动中,龙港市第六小学傅云霞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以生活情境导入,通过人民币、线段等多种直观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理解小数的意义。龙港市第七小学王渊博老师带来的《小数的加减法》设计巧妙,采用"抽红包"的趣味活动引入课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转化、竖式等多种方式探索算法,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鹿城区瓯江小学陈媛媛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注重知识迁移,借助数轴和计数器等工具,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深化对小数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下午,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胡欢自老师呈现的《分数的加减法》从整数、小数加减法自然过渡,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本质,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

经验分享与互动研讨:碰撞思维火花

龙港市宏程小学的林宝玉老师作《数概念一致性视域下数感培养的实践路径探究》专题分享,首先解读了新课标中数感核心素养的三个表现。她提出数感培养应注重学科内部整合(90%),适当结合跨学科内容(10%)。通过系统梳理1-6年级数概念发展脉络,强调以计数单位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林老师分享了四点实践策略:创设生活情境、设计数数活动、运用问题链引导、加强说理训练,为培养学生数感提供了具体路径。


分组研讨环节,评课教师分别针对四节课例展开深度剖析老师们一致认为,数的认识要让学生充分感悟“十分”,而数运算教学要注重算理与算法的融合。针对这四堂围绕“数”的课,评课老师们提出如下四点建议1)加强前测分析,精准把握学情;2)设计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3)善用多元表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4)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活动总结:从“教”到“学”,让理念落地生根


活动最后,瓯海区教育研究院金海跃老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四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理念落实,并指出关键问题:如何将教学理念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她强调教学要从"教什么"转向"怎么学",提出三个实施要点:明确核心目标,基于学情设计教学;关注课堂生成,通过学生作品把握思维节点;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金老师最后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持续反思,实现从理论到课堂的真正转化。

结语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分享与互动研讨,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数与运算”主题教学的实践范式和理论指导。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读课标,优化教学设计,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生根发芽。